生日快乐

前两周老大给我一个生日愿望清单,是一款小米多亲老年机。她告诉我,她可以用到洋葱学园,一款她自己在用的学习软件(这款app很有意思,手机只能停留在一个学习页面,不能离开这个页面去看别的内容)

看到这个清单,我有点犹豫,查了一下这款手机。我说这虽然说虽然这是老年机但是里面微信等app还是可以下的,我需要和妈妈商量一下,是否可以满足她的愿望。

上初中的孩子,明显对社交的需求和小学不一样,不用手机的孩子明显和同龄人脱节,刚上初中,有一段时间老大根本听不懂同学们在说的是什么东西。网络用语、讨论追星、流行歌曲、灰色小说、网络游戏……她困惑了,没有手机意味着脱节,无法和同学、朋友有共同的话题,更不论在社交媒体中的互动了。明明和父母、外面的长辈什么话题都可以聊,居然听不懂同学们说的话题了。

好在初中的班主任一开始就发现了这些苗头,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预防性措施: 智能设备(手机、手表、pad… …)不能带到学校;禁网络小说、耽美小说、灰色小说并多次在家长会中提到这些现象,引导同学们阅读经典的、经过时间检验的书籍。

在老大上小学的时候,我被学校老师请到学校在家长面前讲手机上瘾的危害,那时的我为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依赖手机而担心。短短的几年,一切无法逆转,现在孩子们手机上瘾带来的危害越来越明显,我听到很多身边的故事内容不外乎:孩子、手机上瘾、摔手机、关系对立、叛逆。

一切都联网的时代无法逆转,但是孩子们过早地接入365*24的互联网世界,未经审查地接触到海量的信息,极大地损害了他们对生活、学习中其他事物的发展,损害了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的能力、损害他们和父母的关系。

我了解到的有一些家长发现孩子手机上瘾了选择没收孩子的手机,而这无法难倒现在的孩子。他们选择在网络上购买手机(他们有自己的支付宝、微信账号买他们要买的东西)寄到同学、朋友家,在父母觉知之外拥有了一部可以联网的手机。

有些家长选择用自己的手机控制孩子们的手机上网时间,岁月静好,一劳永逸,那想孩子们早已掌握父母手机那有限的几个密码。改变路由器的互联网使用时间也无济于事。

还有一个bug是家中老人的智能机,孩子们总是能找到薄弱环节而继续联网。

作为同龄人中较早触网,并深受其益的我很担心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出生在一个无现金、几乎一切都联网、网络极大改变生活的时代。在联网的世界里,钱不再是我们以前可以触摸地到的可以交换实物并可以找零的等价物。钱=支付宝、微信里的一个数字。孩子们可以为了游戏里的一个装备轻易地充值,几百成千上万的钱不再是要让人犹豫的,而是虚拟世界里的一个跑得更快、更有杀伤力的装备。 在联网的世界里,喜怒哀乐是通过emoji这样的符号来表示的。

在联网的世界里,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从来没有这么近,也从来没有这么远。

我们的下一代真的要成为越来越物化的互联网世界的一个节点了吗?

当我和孩子妈妈讨论了老大的生日愿望清单,一致认为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当我们把决定告诉她时,孩子流下了委屈的泪水。我明白她是真的想把手机作为学习工具用在学习上。

国庆长假,我和孩子一起在家看social dilemma 社交困境这部纪录片,这大概是我第三次看这部片子,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该片请来了硅谷互联网企业的大佬现身说法:科技一开始是为了美好的目标,但走着走着就走样了。研究人员发现新世纪里,青少年的抑郁症激增是从社交媒体兴起开始的。

我们的孩子是历史上第一代在社交媒体中长大的孩子。

而“伟大“的科技公司投入了无限的金钱(来自VC)、时间、算法、大数据、心理学家来设计封闭系统,而我们每天都暴露在这个系统里。

人类有史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产品如互联网一样可以让其沉迷其中,并预测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

哪个父亲没有在青少年时期对游戏上瘾过?我现在还能记得我被父母打完屁股后,继续去隐藏在居民区里的任天堂游戏厅,沉溺在魂斗罗中。那是我的慰藉。

不同的是当年的游戏是单机版,无法联网、没有社交属性。开放人员无法真正地掌控我,对我产生的粘性随着我觉得游戏越来越无聊后失去了,任天堂永远地失去了我这个顾客。而现在的一些不良网络产品的粘性、致瘾性犹如海洛因,甚于海洛因。

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老大和我说:“ 爸爸,我理解你们的决定了。”

昨天是她的生日,我们夫妻还有老二给老大写了生日贺卡、买了四块小小的蛋糕、妹妹给姐姐点上了蜡烛,我们一起给老大唱生日快乐歌。生日礼物是一个写字版、一本Moleskine硬皮笔记本。老大开心地读着我们的贺卡,看到笔记本,她便知道这不便宜,问我们价格。我没说,她一查要200多元,连声说太贵了,要送给妈妈,说着说着,眼眶里打转着泪花。我安慰老大:“ 宝贝儿,生命中最重要的是爱,是我们之间的关系,其他的都没有那么重要,我们永远都爱你。”

生日快乐,我的宝贝!

(推荐

孩子和生命教育

孩子和生命教育(之一)

一个朋友最近写了邮件给我,关于孩子的教育,她说:

最近看到关于张一得的报道,深感惋惜之余,感到责任教育的重要。为人母的我感到张一得父亲几乎做到了为孩子付出的极致,而且非常纯粹,完全不求回报。

但这也许是悲剧重要的根源,父母为孩子付出,孩子是应该对父母负有责任的。责任并不是负累,而是航行中的锚和方向。它是促人努力不能放弃的力量源泉。

人不止需要被爱,也需要付出爱与被需要。两者的平衡很重要。

当我们学会把责任放在孩子身上,就像给远航的船加上了锚,惊涛骇浪中有根基,四海茫茫中有方向。

最近刚好经历过保护生命有关的事、读过关于生命意识的书、听过故事FM中母女相处的爱的故事,以下是我的回复:

上周和孩子一起救了一只猫,也和生命有关:写了一篇作文,附文后,欢迎指正。

谢谢你发的你的思考,你说的责任教育很有道理也非常有必要。

“人不止需要被爱,也需要付出爱与被需要。两者的平衡很重要。当我们学会把责任放在孩子身上,就像给远航的船加上了锚,惊涛骇浪中有根基,四海茫茫中有方向。“ 说得太好了。

一般来说我不会太去关注没有经过全面验证的社会新闻,就这件事,我们不太知道他在美国的生活、学业发生了什么,也不清楚孩子和他父亲的关系中发生了什么。我感觉这个父亲给予孩子的爱太沉重了。他的确付出了、牺牲了太多。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见面,她信仰佛教,说起她遇到的住在寺庙里的一位母亲,母亲和孩子都很优秀,孩子去美国留学,在美国孩子没了。从她的观察来看,这个母亲很优秀,但负能量爆棚,对自己和孩子在各方面的要求都太高。

中国社会总体来说报喜不报忧,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情况发生了,却没有被关注被充分讨论。这里发生了什么?和家庭有关么?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一生影响巨大,尤其是在心理方面。

而我的这位朋友,她告诉我一件事她女儿的事挺促动我:

她爱干净,回家后会把鞋子按照一个方向放好(就是把所有的鞋子鞋头朝外放好),而她的孩子自然不会这么做,每次孩子没有这么做,她都没有说孩子,因为她知道这是她自己要求太高了,自己默默地把孩子的按方向放好。而她孩子在之后有一次告诉她,虽然从未因此被批评过,她孩子还是感觉到很大的压力,觉得自己让妈妈失望了(即使她母亲从未因这件事暗示过或者批评过她)

她和女儿一起,关系很密切,她女儿的房间是自己整理的,每次都很整齐。有一次,她女儿说,我真希望有一天我有自己的独立的房子,这样我想不整理房间就不整理,想不叠被子就不叠。

值得探讨和思考的是:我们(作为父母)需要的生活、具备的品质,是否我们的子女也一定要需要和具备?我们拥有的好的品质、个人追求的生活是如何可以影响到子女?当孩子不喜欢我们的所作所为时,我们能做什么?尊重孩子的意愿是好还是不好?

孩子和生命教育(之二)

作为父母,给予子女的爱,怎样才是适度的爱?怎样的言传身教才是合适的?怎样才能在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中找到平衡?

我个人觉以为中国的独生子女相对来说更优秀也更脆弱,设想一下我是一个孩子,家里的所有的大人,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似乎都没有自己的人生,把人生的寄托都放在我的身上那是多么重的爱?他们不应该先找到自己的人生吗?

我这样说,是有点责备地认为更多的责任在于父母。爱不是简单地给予,爱不能成为“武器” (我对你这么好,你居然… … 你这样子不听话,我再也不管了… … 你真听话,爸爸妈妈喜欢 … … )爱要说出来、要有肢体接触的爱,不让孩子去猜测。

… …

推荐故事FM的一个故事:妈,我最近都挺好的:

http://xima.tv/fpeRrs?_sonic=0

(ps: 我觉得这个故事里的爱是相互伤害的爱、煽情的爱,连背景音乐都是煽情的,这样的爱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太常见了)

关于生命,分享一下对我影响大的一位作家:这是一位德国哲学、音乐、神学、医学的通才,他是史怀哲,他在80年前写的自传《生命的思索》给我很多的对于生命意识的思考和启迪:

他因为长期在非洲从事人道医疗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在自传中总结道:

迄今为止,一切人类道德体系的通病是:排他性地聚焦于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意识只是普遍性伦理中的一个要素而已。人的本质定义,人的道德定义是人他具有神圣的生命意识— 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动植物的生命- 并自愿无私地帮助其他一切困境中的生命。

尊重生命囊括所有称得上是爱心、付出、共享、和谐之类的要素。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缔造生命和保护生命

自愿无私地帮助其他一切困境中的生命(这是我追寻的人生的方向)

对于孩子的期望:

我们的社会传播太多的孩子的单一的“成功”之路(学业水平)殊不知,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性格、品性都不一样。有时同样一份深深的爱,在另一个孩子眼中变成了沉重的压抑的爱。

暂时到此,很高兴因为你的邮件引发我的思考,谢谢。

孩子的和生命教育(之三)

如何救一只命悬一线的猫 

昨天晚上救了一只跳到危险地带的小猫。跳到屋外的雨棚上。

我下班回来 邻居和我女儿在邻居门口聊天,一问原来邻居奶奶孩告诉孩子,有一只猫掉在雨棚上,从早上起一直在叫,声音越来越虚弱。这里离地面几十米高。很难的角度,我到楼下一层看看是否有办法引导小猫从楼下脱险,视线被挡了只能依稀看到这是一只大约1岁左右的小猫,下来角度很小,风险很大,无法引导它下来,而且因为比较险,小猫恐怕也不会动 

我想试试去救,但又没有把握,担心我去救,小猫会更紧张,而摔下去。本来我和猫咪无关,结果我去救了会直接造成小猫死亡,这不给自己和猫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么?   决定放弃,回家吃饭。

女儿说爸爸试一试吧!猫咪会感激你一辈子的。我一想,不能见死不救啊,如果不去努力,猫咪肯定过不了今晚。虽然风险很大,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而且有可能会遗憾一辈子。于是晚饭吃到一半,决定去试。

家里拿了一个大的宜家的大购物袋,敲开邻居的门,女儿拿了两根跳绳,绑好,从窗户挂下去。小猫更加紧张,原来微弱的叫声变得大而急促。

我没法子啊,只能学着猫叫,喵喵喵地乱叫,希望能够抚慰它。冥冥中觉得自己叫的好难听,看热闹的邻居们侧过身去,不忍直视。见过这么大年纪的公猫么?

无论如果,猫咪似乎听懂了,我是要来救它。

原来的想法是把这个购物袋张开,放在雨棚外面,然后把小猫往下赶,令其跳到袋里,这个想法有点像消防员在救人时在楼底铺的气垫。

转眼一想,这是猫啊,万一猫咪害怕了,乱跳,那不就逼着它跳楼么?

于是改变主意,选择把购物袋铺在雨棚上,好在这个购物袋软硬适度,大小刚好,可以撑得开,也不至于需要迫使小猫迈腿跨进去。进去后又可以支撑住小猫的重量直接像篮子一样将它拉上来。

等了几分钟好不容易它战战兢兢将前脚跨进去袋里,然而后面的脚就是不进去,同时空间太小,它差点掉下去。我拿着晾衣杆,小心的挪动,它居然自己爬进去了,太好了。我赶紧用把跳绳慢慢拉起来,将袋子拉上来 

早上出门送孩子上学就看到猫咪在楼道里,不知怎么因为紧张居然跳到窗台上继续跳到楼下的雨棚上。我感觉它等了一天,没有选择继续跳下去(如果跳下去就会摔死)等我去救它。

这一点我很佩服这只猫咪,近12个小时在一个有坡度的巴掌大的塑料雨棚上,滴水未进,精疲力尽。它怎么会知道如果为了摆脱这样的困境,跳下去的唯一结果是死亡?

我想如果是人遇到这样的困境,大部分人过了几个小时后,恐怕都无法忍受这样的情形,而选择纵深一跳。

它那么紧张,居然也愿意进到袋子里去。  

真是应了一句话:人救自救者。

邻居们在小猫拉上来的时候担心如何收养小猫,结果女儿去打开购物袋看小猫的时候,它直接从购物袋了跳出来,转眼间跑得不见踪影了。猫咪太不懂礼貌了,连声谢谢都没说就跑了。

这个小猫真有意思,当它被救下后,它选择逃跑,把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谁来抚养这个问题给解决了。我相信它能够生存下来,也许有一天,它会带着自己的子女上门开感谢呢 

女儿说,爸爸你好厉害。

我说:邻居老奶奶、你、小猫还有我都在营救小猫这件事提供了帮助,如果不是邻居老奶奶和你聊起来,关注这件事,我根本不会注意到。如果不是你鼓励我去试试,我可能因为风险太大而放弃,如果小猫被惊吓了,跳下去或者不进到袋子里,这件事不会成为可能。

这也是一条生命啊,感恩生命!

如史怀哲说: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缔造生命和保护生命,自愿无私地帮助一切陷于困境中的生命。

这,也许也会是我的幸福的源泉。

非洲之旅

前几天无意中知道有这么一本书《怪诞且美妙的非洲之旅》随意看了一下豆瓣,阅读的人不多,评价也一般。

今天送娃去上课,在旁边的书店看到了这本书,缘分让我拿起了这本书,于是随意翻起来看,这本200多页的书我看得很快,两个小时就看完了。

书中讲的是作者被和平队派到非洲国家马拉维从事兽医工作的经历。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为作者和当地人结下深刻情谊而潸然泪下,当地人活在当下的生活状态也让我印象深刻。

作者的非洲经历也让我回想起我的非洲经历。

我曾经在18年和17年两次去过非洲,也如作者一般在那片大陆上自驾、露营。曾经自驾在安博塞利和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露营在狮子出没的安博塞利以及河马乐园的Navasha湖边。一年多两年前的经历恍如隔世。

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可以像非洲那样看到真正的野外和身处其间的野生动物了。

在那里的经历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开放、包容的人,看世界也有了不同的视角。

朋友们,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非洲看看!

推荐书目: 《走出非洲》 《夜航西飞》《怪诞且美妙的非洲之旅》

生命的自由

19年11月16日去深圳出差,和朋友约好见面。

这是一位生命和内心富足的朋友,每次见面我们都可以聊好几个小时。

这次我把旅店定在了她家附近,周六晚上10点我们见面了,她带来保存数年的红酒,我们在路边大排档坐下,就这红酒细细品味各自生活的收获。在这样的时光里,食物已经不再重要,令人期待的是心情和故事。

我还未曾遇到过像她这样的朋友, 她对几乎所有的物质都没有占有的欲望,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让我醍醐灌顶的书《占有还是存在》 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困扰于要占有外物:占有物质、占有爱人、占有子女… … 欲壑难填,欲求不满。而相对于占有,存在是一种体验,是对人生的美好的困难的事物和人的体验,任何一个外物都不是永远的,都不值得也不应该去想着占有之。

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这样一位对人事物以存在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人。

当我问她:现在有什么东西困扰你么?

“没有”她淡淡而不假思索地回答我。

这是一位气质优雅同时极度理性的女性,心思、情感、情绪不能特别地影响到她。

情绪会有波动,她不会压制这样的波动,但她会给这样情绪的设定一个限定。过了那个点,就会放下,不再执着地去追求宣泄。

放下,这是一个经常出现在对话中的词。

就放下这一点,她和我说起小和尚的故事:

老和尚携小和尚云游,遇到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和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背一女子过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在她的生活中确实没有什么事会困扰着她,有时出现困扰,她可以让自己有一段时间的情绪,当时间过了,她会让自己进入下一个篇章,当时那困扰她的情绪不再进入她里面。

对于她,经常会有快乐会溢出来,这样的快乐和幸福可以是看到一朵花儿,想到的一件事儿,她那样的自得其乐,以至于我认为她的自发活动(没有被压抑,不活在别人期望中的人生)让她实现自我,这就是积极的自由,这样的自由即是除了独一无二的自己外,没有外在的人事物有更高的权力)

我感觉她解决了人生的一大难题:弄清楚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别人期望你要的东西)。

而她也克服了每一个生命所害怕的孤独和无能为力感。

在深圳她的生活可以很简单,20块钱一份的素食馆是她常期的午餐,而代步车也是多年未换。

而去到国外,她可以独自一人飞去,可以沉浸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像一个当地人一样生活。

她分享给我9月份她一个人飞到贝尔格莱德,在市中心的老城区找了一个独立公寓住了一周,每天从位于老城区的公寓步行到萨瓦河多瑙河边,然后去当地菜场、超市一些水果蔬菜散步回公寓。虽然语言不通,却不妨碍收获了当地人浓浓的善意。

经历过战争的贝尔格莱德更懂得和平的可贵,活着当下也许就是他们的社会性格。

这是一座非常舒服的城市,也是她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她如当地人一般享受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的美好。

我们就这样分享各自对生活、人生的看法,一直到凌晨两点半,我们都用各自的经历述说生活的美好。la vie en rose

很高兴又见到你,这是我们共同的感受。

推荐的书目:《占有还是存在》《逃避自由》《旅行的艺术》

《浅谈我的信息来源和思想体系的形成》

如何不被海量却无用的知识绑架。

第一稿 2019.10.11。

某种意义上,我们的信息源来自哪里可以决定我们是怎样的人。

是否我们的信息源还主要来自于微信朋友圈、百度搜索引擎、知乎、公众号、群聊、头条?

在国外生活的话是否来自于google, youtube、instagram, Facebook, Netflix?

从实践上来说,我以为以上所有的信息源都不完全可靠。

主要的原因是当我们开始觉得某一个信息源有效的时候,我们开始相信并依赖这样的信息源,而没有想到这样的信息源会夹带私货。

举例来说 如果我觉得南风窗的公众号(可以是任何公众号)不错,订阅了,于是南风窗每日推送文章给我们,不管这样文章是实习编辑写的还是资深专栏作家写的。当我们开始依赖这个媒体,这个媒体就开始劫持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它”开始帮助我们思考,看待社会热点话题。我们以为我们的看法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实际上我们的看法是南风窗让形成的。

其次是自媒体,自媒体因为有盈利的压力,也有其他目的:譬如说蹭热点,不好的目的是蛊惑人心甚至洗脑。自媒体绞尽脑汁想成为我们的主要信息源

我们的信息源应该是主动寻找而不是被动推送的。

探讨一下我的做法。

寻找稳定的信息源:我习惯于避开火力,撕开一个小口,去找到自己的信息源,经过多年的积累,我慢慢积累了可靠的媒体来源,这样的媒体基本上是经过多年,有时甚至是上百年的历史积淀下来的,举例来说the Atlantic 月刊、 Guardian报纸、BBC的一些纪录片,这些是把自身的公信力看得比利润或者其他目的更重要的媒体。

经过时间沉淀被认为是可靠的心理学说、哲学理论:

在世的有思想、有理想的商业奇才,这样的奇才应当是有自己的媒体(譬如说博客)可以单独在上面反映自己的思想和理想。

代表人物:比尔盖茨。

他有一个博客: gates notes.

我看到了他从一个传统上美国孩子眼里的内向的nerds(书呆子、电脑迷)经过自己的努力进化到企业家,然后成为慈善家,现在在走在思想家的路上。我甚至会去看他写于1999年的书(20年前的书:《未来时速》)这和动辄去天涯或者博客里去找某个“神人”的预言是完全不同的。我从不去看那样的“神人”预言。(原因:网页信息可以造假,没有意义:这个神人预言中了又怎样?这样的神人没有自己的完整可靠的思想体系值得拥有)

从物质层面看我们和比尔盖茨的差距没有想象中的大:他睡一张床(而不是两张)我也是。他戴一副眼镜(我也是),他开一辆奔驰车(在上海,因为公共交通我们都不屑开车了😄)他常来中国,我常去美国,他爱读书,我也爱读。他出行洲际旅行要私人飞机,休息得好。我出行洲际旅行坐经济舱,休息得很好。他的飞机需要保养,我的不需要😄。

我感觉差距比我们想象中还大的是他的思想和精神层面。不羡慕他的物质财富,而是思想和精神方面是值得一辈子去向他学习。

另一个是Ray Dalio (他从一个平民家庭出身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企业家,开始升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的董事长,升级为作家,写了一本我眼中的:人生使用手册《原则》现在开始传播他的思想:人生的原则思想。

也许你会觉得我也会追马云—他同样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慈善家。实际上我不去追,原因是我认为马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马云还是属于不断地在蹭热点,就热点话题发布自己的看法。他展示在大众面前的断片式的思想,大众也有很多误读。一位这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是有义务清楚地自己的思想体系。

从外在看来,他不是如比尔盖茨或者Ray Dalio一样升级,在我看来他是四处出击,我以为他更像是IT行业的娱乐明星。

当我确定这样的为数极少的人是我的信息来源后,我就开始深挖,譬如说我会自己阅读《原则》这本书,去看Ray的思想体系受了谁(或者是什么书)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作者在自己的书中去介绍另一个人对他/她的影响,说明这个人一定是对他/她的影响深远,值得拥有。

于是我会买来Ray的书里介绍的书,或者他介绍的人的视频,论文… …

我是心理学、哲学理论的重度爱好者,我也曾经用我所学的心理学幸运地治愈了几位朋友。

心理学著作浩如烟海,心理学理论数以百计,我要确定自己掌握的是可靠的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研究从西方世界开始,我就会去深入了解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德国、美国的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被广泛应用的心理学原理。

在上百种疗法中,我确认了自己的提供咨询的理论基础:认识行为疗法、改良后的精神分析法、存在主义(意义)疗法

我也确认了自己目标,向欧文·亚隆(Irvin Yalom), 维克多·弗兰克尔(Victor Frankl) 他们学习。埃里希· 弗洛姆( Erich Fromm)

政治人物:

优秀的政治人物很多,在选择一个可靠的政治人物作为自己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基础,我不会只看西方或者东方的政治人物,我选择东西方结合的最好的政治家李光耀作为我的参考,我买了市面上几乎他所有的著作,我还看反对他的人写的书(这样可以平衡我对他的看法)

阅读:

阅读是改变我的人生和认知的非常重要,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我的很多美好都来自书中。

我的阅读没有偏好,为了尽可能的不限制自己,不会只读一种类型的书,也不会限制于追新书(实际上我对新书持保留意见,等热度过去了,我才会去看),不去阅读别人随意推荐的书,而是自己去挖掘如何找到方法去读喜爱的书。也不强求只能读到好的书,我很多时候把买书阅读作为一种尝试,我不会看太多的书评,当自己发现好书就会去细读(看完后才去看书评)当读到不好的书,我就快读,有时一个小时可以翻完一本普通的书,不会因为把时间放在普通的书上而生气,想到即使是一本普通的书只要学到一个知识点,从书中读到一句补充思想体系的话就很开心了。(这样的方法去读书没有心理负担,也不会有很多的期待,更多的时候是偷着乐-这种阅读方法和我的旅行基本不依赖攻略有点像)

我读有意思的书、经典的书、有思想的书、有时是思想贫瘠的书。阅读在很多时候给我带来的喜不自禁的感觉让我感觉到生命的美好。

娱乐明星:我完全不会把娱乐明星当成信息源。

一个长得好看、会演戏、会生活、会育儿、回审美、道德高尚、有强大的思想体系… … 这样的明星不是没有,凤毛麟角而已, 记住,一个明星最擅长的是娱乐,而非其他。

通过这样去学习我“选择”的企业家、慈善家、思想家、心理学家、哲学家、政治家的体系,深挖下去,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我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源于此。

因为这样的信息来源多元化并且可靠,这样的思想体系的基础很扎实,我的方法论、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步被这些人所影响,而我又不完全依赖某一个人的体系(譬如说不会依赖比尔盖茨的思想体系),慢慢的就形成了l了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它的基础之扎实,以至于不会轻易被热点人物、娱乐明星、五毛党、美分党、政治人物所影响。

那么我走出了这一步,拥有稳定基础的思想体系,如何避免自己自以为是?不够谦逊?

“批判性思维”是我的基础 ,我要求自己以客观事实、理性思考去超越自己的喜好和情感需要。

世界和事件不以我的意志(我的喜怒哀乐)而转移,这是我永远要铭记在心的。

社交媒体:

我基本上没有群聊,我的原则是一个群聊加入后,最多一个月左右就要退出。做法是不要让没有深度的聊天进入我的思想体系。(这并不意味着我不爱聊天,相反我觉得自己喜欢聊)

我的朋友圈从一开始为了让他人看,逐步成为了:感受世界、向他人学习、记录所思考的、以及完善我上述的复杂的思想体系 。

有了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我就不需要依赖微信朋友圈、百度搜索引擎、知乎、豆瓣、公众号、群聊、抖音、头条,以及国外的google, youtube、instagram, Facebook, Netflix(我有技术去访问这些网站)

特别要单独将公众号拿出来说,我发现公众号逐步成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是最重要的信息源。想一想,现在的新闻、社会焦点、热点是否都越看越多来自于公众号?

好的公众号里有很多非常好的文章,有时会带来人们严肃的思考。

然而我开始有意识地不去看公众号的文章,我觉得对自己而言,即使是好的公众号那也不过是精神快餐,如果我的思想体系够稳定,我不需要这些公众号、营销号塞给我看似需要的东西。我有自己的黄金屋和理论系统,我为何还要欲求不满似地,张开嘴让这些公众号的文章来喂我?

我根本就不需要它们。

在海量的信息面前,知识不再那么重要,不再那么有价值。一台联网的100多元的智能音箱都可以让我们相形见绌。我们不再需要占有更多的知识,而是深化我们自己目前所知的。

那重要的又是什么?创造性思考能力。

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这些海量的知识可以服务于我的思想体系,而不是我成为它们大数据分析里的一个节点。我会使用它们,把它用在我的创造性思考上, 但是它们无法对我施加影响。

今天的上海

早上步行去公司,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穿越了3个公园,两个医院,一所学校,一座寺庙和无数座写字楼,这些都在上海的市中心。

虽是在骄阳下步行,我还穿着长袖衬衫,内衣全是汗,我心却是狂喜。

这样的上海我怎么舍得离开?

南加州Girl Scouts 夏令营 -2019年夏

过去的三年,Ashin和Peggy都参加了位于洛杉矶的女童军夏令营。今年夏天我们由来了。今天早上6点多起床 716分出发,洛杉矶的早高峰车流量巨大,因为我们是超过两人,可以在Car Pool通道通行,没有堵多久 826到达EL Ranchito夏令营营地。

到了夏令营第一个见到的就是Mia 太凑巧了。Ashin, Peggy 和Mia三人拥抱了好一会儿。 小胖姐姐是琪琪很喜欢的小姐姐,也居然马上就见到了, 四人一起拍了照,为期四周的夏令营开始了。

Summer Camp. Our kids’ 3rd year with Girl Scout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They are so excited to meet their friends here.

36 Words